1.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最初始于东汉时期。相传在东汉时,有一个人叫桓景,跟随方士费长房学习道术。有这么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初九这天,将有一场灾难降临在他的家乡,他现在要马上回家,让乡亲们都在胳膊上系一个绛紫色的袋子,袋子里装上茱萸,然后,全都外出登高,喝菊花酒,才能躲开这一场灾难。桓景听从了师傅的话,在九月初九这天,让全乡人外出登高饮菊花酒。人们在晚上回家时,发现家里的猪、狗、牛、羊、鸡全都死了。费长房说,这些动物代全乡人受了祸,打那以后,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迷信色彩己逐渐淡薄,登高己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而成为人们的业余生活之一。九月初九,正值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时节,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赏菊
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卵形,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品种很多,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是观赏植物。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从人们喜爱它、欣赏它、赞美它。
赏菊,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魏武帝写给钟繇的书信中说:″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独秀,今奉一束。″由此可见,在三国时,就己有君王在重阳节赐臣下菊花而簪之的习俗。重阳佳节,清秋气爽,风霜高洁,蟹肥稻黄,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古称″菊月″。菊花盛开之时,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此时赏菊饮酒,别有一番情趣。
人们爱菊、赏菊、赞菊,历代文人墨客咏菊抒怀的名篇佳作传诵人口。陶渊明的″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至今脍炙人口。杜甫于风残之年,赏菊兴致不减,最后一次重阳赏菊,他一连赋诗五首,并写下了著名的《登高》一诗。
其实,赏菊并非是文人墨客的专利,普通的百姓爱菊、赏菊,对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增强文化品位也大有益处。
3.插茱萸
在重阳节插茱萸,这一风俗习惯,在塘代就己很普遍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抵御寒冷,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边佩戴,也有插在头上的。
那么什么是茱萸呢?在字典里的解释为植物名。1.山茱萸,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2.吴茱萸,落叶乔木,开黄白色小花,果实红色,可入药。3.食茱萸,落叶乔木,开淡绿色花,果实味苦,可入药。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古名越椒,夏日开花,秋季结果,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果实可吃,茎、叶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据《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重阳节这天,釆摘茱萸的枝叶,连同果实,用红布缝成一个小香包,佩戴在身上,可用来避除邪恶之气,也是古时候,常用来防疫的一种民间药。
4.敬老活动
由于″九九″与″久久″是同音,它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在年,我国把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思想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天,在我国凡是家里有老人的人家,晚辈会搀扶长辈外出旅游,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重阳佳节。
.9.19盘锦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年出生,大学学历,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全国首届词曲网络大赛歌词″优秀原创奖、优秀作品奖、专家评审奖、文艺星光奖″获得者。
#重阳节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