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发热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六经为病均可见发热,表、里、半表半里都有可能存在发热,阴证可以发热,阳证也可发热。但并不是所有的发热都要用清热之法,同时,寒凉药物的选择需要我们准确辨证,因证施药,才能做到清热法的“精准应用”。本期为大家分享马家驹老师主讲的《清热法临床应用的几个注意事项》,供诸位同道参考。(编辑:木易火耳)
胡希恕经方医学
发热不见得一定清热
发热只是一个症状,发热并不见得都是阳证。我们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只有在热证的时候才能用寒凉的方法治疗,也就是所谓的清热。临床上发热是症状并不是证,发热是否要清热,需要看发热背后有没有热证。临床中看病的思路是辨证论治,辨的是证,治疗的同样是证,而不是症状。发热只是症状,从六经角度来看,表、里、半表半里都有可能存在发热,阴证可以发热,阳证也可发热,因此六经皆有发热,这时候我们需要判别。首先需要明确阴证的发热是绝对不能清热的。其次阳证的发热,还需要辨别病位。表阳证的发热,是正邪交争于表,阳气郁遏不达所致,虽有发热,并非热证,因此也不能用清热的办法去治疗,怎么治疗?用辛温的麻黄汤发汗解表,可以汗出热退。正如内经所谓的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所以表阳证太阳病的发热,不能清热,而是用辛温的方法去治疗。在半表半里证的少阳病的发热,是和解少阳,只有病位在里的阳明病的发热,我们才能用清热的方法。既然要清热,寒以清热,就要用到性味属寒的药物,但寒性的药物又分辛寒、苦寒、甘寒、咸寒、酸寒等。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辛寒、苦寒、甘寒、咸寒、酸寒的临床应用
表热的时候解表散热,里热的时候清解里热,半表半里热的时候和解热邪。治疗原则不容混淆。辛寒,顾名思义,味辛能散,所以在需要透热外达且兼有表证的时候,治疗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我们之前所讲的是以生石膏为代表。在之前我们谈过为何与麻黄相配的都是石膏,而不是黄连,就在于石膏味辛,可以达热出表。苦寒的代表药是黄连,主要方剂为黄连解毒汤等。苦寒可以直折,苦寒可以坚阴,里热郁遏在里的时候,多用苦寒。另外湿热证的时候也多用苦寒,外科疮疡的时候多用苦寒药物外敷,也体现了苦寒燥湿的作用。甘寒的药物以生地、麦冬为代表,既能够清热,又能够甘寒养阴。因为很多时候热盛会导致津伤,在津伤的时候,就需要照顾到津液不足,就需要养阴清热,这就是生地、麦冬的临床治疗作用。生地、麦冬、玄参在一起,又称为增液汤,从增液汤方剂名就能够看出其功效为甘寒养阴,养阴能不能清热?是可以的,虽然说甘寒养阴的,但大剂量的甘寒养阴药物是能够清热的,少量的水是润燥生津的,但大量的水,一盆水上去是可以灭火的。所以增液汤在临床上治疗阳明病的阴虚便秘兼有火热的时候,是需要大剂量的应用,小剂量无济于事。咸寒,我们一般指的就是动物类的药物,比如三甲复脉汤中的三甲,牡蛎、鳖甲、龟板,这些动物药物咸寒养阴,但同时因为动物类药物属于介质,其性动,还有一定的软坚散结、活血逐瘀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金匮要略中的鳖甲煎丸,以鳖甲为命名。青蒿鳖甲汤治疗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其实就是热邪深入阴分,阴虚而热不解。青蒿鳖甲汤养阴清热,涉及青蒿与鳖甲的配伍,体现了鳖甲咸寒养阴清热的作用。酸寒,可能大家首先会想起来白芍,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芍药、甘草配伍酸甘化阴。我们都非常熟悉,用于肝阴不足的治疗。但需要我们知道乌梅的酸、五味子的酸,在热证时候的应用,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当你脑海中浮现乌梅味酸的时候,你的口腔有变化吗?曹操的望梅止渴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乌梅的酸以敛津,夏季的酸梅汤就是如此。在如五味子的酸,配合上麦冬、人参,就是生脉散,可以益气生津而补心气。热者寒之,但这个寒怎么去选用也是大有不同的,我们今天简单分析了上述辛寒、甘寒、苦寒、咸寒、酸寒的区别。在养阴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大家要以经方六经体系为主,适当借鉴一些后世理论来拓展我们的思路。在脏腑辨证体系下,五脏心肝脾肺肾都有阴虚不足的时候,我们需要养阴,阴虚就要补,养阴具体落实到不同的脏腑上,具体用药也不同,比如心阴不足,我们常常用生脉散,用麦冬来养心阴,脾胃阴伤的时候,多参考叶天士开创的胃阴理论,采用石斛来养胃阴。在肝阴不足的时候,我们都非常熟悉,用芍药甘草汤,也就是以芍药来养肝阴,在肺阴不足的时候,我们往往用沙参,如用治肺胃阴伤的沙参麦冬汤,在肾阴不足的时候,我们就采用地黄来养肾阴,如六味地黄丸等。这是五脏阴虚补法,各不相同。简单小结一下,辛寒透热,苦寒直折,甘寒养阴,酸寒敛阴,咸寒入肾。补阴的时候,可以参看清代柳宝怡的说法:生地滋肾阴,白芍滋肝阴,石斛养胃阴,沙参养肺阴,麦冬养心阴。推荐阅读
清热类药
表里合病的时候,清热药物,优先选用这一味药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马家驹.胡希恕经方医学-六经入门讲记[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专利人所有,若存在使用不当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