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妙用之“幼科补剂”
六味地黄丸乃滋阴补肾的经典中成药,许多中老年人在出现头晕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遗精等肾阴虚症状时,都会选用它。但关于它的历史,却鲜少为人所知。六味地黄丸源于北宋著名儿科医家钱乙之手,最初实为幼科补剂,可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问题。
古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骼发育的优劣和肾气的充盈程度息息相关。肾虚分阴、阳两种,而小儿为纯阳之体,肾阳充足,故其肾虚多为肾阴虚。钱乙根据这一特殊体质,在医圣张仲景研制的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化裁(除去补肾阳的附子、桂枝)制成六味地黄丸,助小儿滋补、生长。
在六味地黄丸的配方中,以填精益髓的熟地黄为君药,补养肝肾又涩精的酒萸肉与补益脾阴且固精的山药共为臣药。此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酒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能更好地补肾阴。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酒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此为“三泻”。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而补药又多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虽并补,但以补肾阴为重,这便是本方的特点。
药不执方,医无定格。当代,依然有中医在治疗3至16岁儿童发育迟缓症候时,主张搭配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仅如此,部分医者还能依据天人感应的原理,给患者推荐服药的最佳时间,如春三月和夏三月中,每月阴历初一、十五及前后三天的17:00-19:00。这是由于《黄帝内经》记载,“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与水关系密切,而阴历初一称为“朔日”,阴历十五称为“望日”,此时水力最盛,肾功也最旺。另外,子午流注学说认为,酉时(17:00-19:00),足少阴肾经气血最为旺盛。所以,在这个时段服药,效果最佳。一起约“惠”吧
温馨提示:
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
进店请戴口罩、测体温、
亮健康码!
更多快捷购药更多惊喜等着您...
泉盛昌大药房
汾阳人自已的药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