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素有“北有长白人参,南有地藏黄精”之说,黄精,被李时珍称为“气血双补之王”,味甘,性平,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的作用。在古今诗词中,对黄精益寿之功赞誉颇多,如唐代诗人杜甫曾有“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客”的名句。杜甫酷爱种药,他在秦州时,见到太平寺泉水下流,就联想到此地如开辟一块药圃一定很好,随即赋诗:“何当宅下流,余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宋代《日华子诸家本草》论曰:“黄精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
黄精系常用中药材,《国家药典实用中药手册》将其归属补气药类,凌一揆等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将其归属补阴药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黄芝、戊已芝、菟竹……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录》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又云:“黄精受戊已之淳气,故为补黄宫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神仙芝草经》云:“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戊已为土,是说黄精汲取了大地中最淳厚之气;黄宫为脾,脾为后天之本,土者万物之母,所以黄精是补气阴、调五脏、充肌肉、坚骨髓、抗衰益寿的补益药中的极品。
生黄精或者是干黄精偏于润肺,药性比较甘润,可生吃、泡水、煲粥、煲汤。不过,因口感不好,且含有大量粘蛋白,容易出现滑肠现象,所以肠胃不好的人,不建议生吃黄精。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更简单、更养生的吃法——可直接食用的九蒸九晒黄精。九蒸九晒的意义,一是可以降低黄精的滋腻粘稠性质,让二者变得容易消化;二是分解二者里的有害物和杂质,使药性更纯更平和。目的是纠偏黄精的药性,让体热湿寒的人也能食用,让黄精发挥更好的功效。
九蒸九晒最先是由古代修道之士最先研究出来的,为了加强“阴阳二气”的和合。蒸,是用水,属阴,名山大川中天然的山泉,是自然界中很纯粹的有益的阴,能够滋润;晒,是用日光,属阳,太阳是自然中一切热量、阳气的最根本来源,是最强的阳,大补阳气。甄选原生态优质黄精,天然安全,有效成分含量高。经九蒸九晒古法工艺精制而成,富含黄酮(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倍以上,抗衰老效果好。)、皂苷(一种养精养气的珍贵成分,能补气、抗疲劳,还能提高免疫力。)、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抗疲劳、抗病毒、调节血糖血脂、抑菌抗炎等活性。)、十二种氨基酸、生物碱、挥发油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九蒸九晒后,黄精中的大分子多糖转化成小分子还原糖,吸收力比普通黄精高百倍,食用后还不会产生滋腻感,还比普通黄精新增了30多种有效成分,其中8种还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物质,比普通黄精更滋补。不仅可以补气血、调理脾胃、辅助降血糖、提高免疫力,还能有效逆转环境、饮食及重金属农残对人体器官造成的伤害。
九蒸九晒工艺非常讲究,“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所以每一次蒸晒都需严格把控。历经洗、晾、蒸、晒、润、切、焖等42道工序和40余天工时,制作出来的九蒸九晒黄精有效成分含量才最高。加黄酒蒸制以后的黄精药性改变,偏于滋补,具有滋肾阴、补气血的作用,补益力度要高于生黄精和干黄精。同时,通过酒制以后增加活血通脉的力度,使黄精滋补的效果补而不滞、补而不腻。
中医学认为,黄精能调补五脏
调补脾脏:黄精与党参、白术、茯苓等药物同服,可补益脾胃,增强食欲。
调补肺脏:可将黄精用冷水泡开,加入冰糖用文火煎煮服用,治疗肺燥引起的咳嗽、咯血。
调补肾脏:可将等份黄精与枸杞子,捣细后做成药丸服用。有滋补肾精、健肾强腰的功效。
调补心脏:以黄精配熟地黄、当归、远志、丹参等药物服用,可补养心血,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健忘等病症。
调补肝脏:黄精与决明子、蔓荆子同用,可治疗肝阴不足引起的胁肋疼痛、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病症。
近代医学对黄精重新认识与开发,经科学测定,黄精根状茎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烟酸、醌类、淀粉、糖分等物质,糖分含量高达40%。据试验:每克黄精粉含蛋白质70.2克,脂肪6.5克,淀粉25.1克,以及天冬氨酸、高丝氨、毛地黄毒苷等。其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