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来做背景音乐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以前只是觉得此歌磅礴大气,近日在三和书院安排的教学中才突然领悟歌词更深层次的含义。实在可以算得上是人类高质量,高逼格的知识内容。
特别是歌词“谁负谁胜出天知晓”这句话,暗示了五运六气的重要性。简单来说,天知晓说的是人事物的起点(时间空间的坐标)决定了能量的发生和发展,谁负谁胜出则是主运气,客运气的相生相克关系(这些和日月星辰的运行也有关联)运行出来的结果。简单来说五运六气是古人理解宇宙万事万物的一个模型工具。
那为什么中医人要学习这个呢?反正肯定不是为了装高逼格,看完本文大家可能就知道了,废话不多说,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五运六气这一块的知识。(它涵盖的内容非常多,理解有一定难度,我能获得到的资讯也比较有限,所以文章仅供参考,如有错漏,欢迎斧正,写文只为整理思路,抛砖引玉)。
正文:
黄帝内经内容非常多,但是非常重要的八个字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见于第一卷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黄帝问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起始)。甚至可以说这八个字可以概括黄帝内经。
阴阳(两个非常抽象的坐标),在实际使用中,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阴三阳。而这个三阴三阳来自于五运,五运是什么,后面会推演给大家看,暂且按下不表。反正这里的阴阳说的就是五运六气。
术数:用天干地支来表达五运六气理论框架。
这八个字连在一起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说宇宙的各种波长是一首舞曲,那么我们人类的生命活动就应该像舞蹈一样去适应这个节奏,达到天人和谐,毕竟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说五运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六气。六气是六种能量,是六种震动之象。它有自己的震动规律,而且这种规律和律吕生成规律差不多,甚至一致。(这个不是红鲤鱼绿鲤鱼与驴,说的是古代乐理知识,要知道乐yue可是古代六艺之首)为什么呢?大家可以从共振去理解。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振动,因振动而产生声音。据说古人将十二根律管里塞入葭莩的灰,只要到了某个月份,相对应的那一只律管中的灰就会自动地飞扬出来,这便是“吹灰候气”、“夷则为七月之律”等词汇的典故。冬至这天去采集天地真正的声音(易经卦象里的“地雷复”一卦,土地之中有气所吹出,吹响了黄钟的宫音。说明了地球的在阴之极之后一阳复生的能量放射),作为音乐之根本,然后推算出其他调式。(黄帝时代的乐师叫伶伦,他模仿自然界的凤鸟鸣叫的声音,选取了形制一样的竹管12根;并分雄鸟声音6种为“阳律”,雌鸟声音6种为“阴吕”。这样律吕和阴阳就相对应了。这12根形制一样的空竹管,削成一边斜,一边齐的长短不一,其中最长的9寸,最短的4寸6,(和现在的排笛差不多);然后在空竹管里面装满暇莩(xiáfú,芦苇薄膜烧成的灰,当时能找到的最轻的物品)。接着是拿到西北的阴山,主管并排排列,斜的一段插在土里,接收地气;竹管周围蒙上布幔,再加盖上,不接触任何的风。到了一定时间最长的那根空竹管里的暇莩,就会自己飞出来,并且发出“嗡”的声音。这根竹管就被命名为“黄钟”,发出的声音高低就是这个音律的高低。这能飞出来,因为没有受到外界任何干扰,完全就是地气的作用,此谓“阴阳交替物候动”。阳气上升,这推动暇莩飞出竹管的就是地表以下的阳气。这个时间就是冬至,阳气开始动了,因此有了“冬至一阳生”;而灰飞出的那一瞬间就是子时。)
知道了黄钟,再通过三分损益法就可以得到宫商角徵羽五个音。(一根弦在振动的时候,不光它本身振动会发声,它的1/2,1/3,1/4,...1/n处也在振动发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所有这些振动共同发出的声音,我们把他们叫做复合音,而我们把弦本身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叫做第一分音,1/2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第二分音,1/3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第三分音,以此类推,1/n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第n分音。五度相生率即第三分音是第二分音上方纯五度,详情见附录)古代圣贤确定这些标准音的过程,显现着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人,对自然,以至于对整个宇宙的感悟和体认。
三分损益法就是如果宫1×基本音(假设为81)=81。它们的实际比数是:宫商角徵羽分别为。在连续进行了各六次之后,共得出十二个音,就是我们音乐上所使用的一个八度之内的十二个半音。中国古人将这十二个半音音阶称为“十二律”,它们的名称分别是:黄钟(C),林钟(G),太簇(D),南吕(A),姑冼(E),应钟(B),蕤宾(#F),大吕(#C),夷则(#G),夹钟(#D),无射(#A),仲吕(#E)。对这十二律再加以区分,分出了六个阳律和六个阴律,六个阳律称为“律”,六个阴律称为“吕”。黄钟与“三分益一”产生的为阳,六阳律即“律”包括“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用“三分损一法”产生的六阴律为“吕”,“六吕”包括“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至于五音的产生还要再定出60律后,定出七律,七律后面才定五音。以上都是简述,非音乐专业只能讲到这一步了,海涵。
六气分升降,十二地支分阴阳,结合六律吕,六律三分益一而得,为阳,子午线以东六气为升,六律为阴三分损一而得,子午线以西六气为降。
然后用十二律配十二地支,五音配五运(五音定五行,五行讲生克-万物变化的规则),这就是五运的由来一隅。(五运就是五行的外显)
十二地支和六气的对应看最里面的第一第二圈,就是子午对应少阴君火。
(简单来说都是波。举个例子,你看到的你头上的绿色,真的是绿色吗?其实是一串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经过大脑调制解调之后形成的信息流。所以,现实世界没有颜色,一切都是电磁波,是波就有震动,世界就是震动,连最小的量子比如光子,还是震动,于是有了玄论,宇宙的最小单位是宇宙玄,也就是基本震动)波虽然肉眼不可见,但是律有形,知道了这个,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搞五运六气模型了。
五音分太少,所以定出十天干(见下图,甲乙木等等)。加上上面说的十二地支对应六气。
为什么这么搭配,要从五运经天说起
天:28星宿所界定的范围从北极上空往下看十天干如何分布于天中?甲乙配青龙,丙丁配朱雀,戊己配天门地户,庚辛配白虎,壬癸配玄武。在《太始天元册》和《素问.五气运行大论》中的照察记载: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于天地之门户也。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奎壁四宿之上,下临戊癸之位立为火运。
黅天之气经于心尾角轸四宿之上,下临甲己之位立为土运。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四宿之上,下临乙庚之位立为金运。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内辛之位立为水运。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临丁壬之位立为木运。
(为什么是气,因为五运在天为气,在地成形)
在图中,我们看到:
黄色之气横亘于甲位的心尾二宿与己位的角轸二宿之间;
白色之气横亘于乙位的亢氐二宿与庚位的昴毕二宿之间;
黑色之气横亘于丙位的张翼二宿与辛位的娄胃二宿之间;
青色之气横亘于丁位的柳鬼二宿与壬位的危室二宿之间;
红色之气横亘于戊位的奎壁二宿与癸位的牛女二宿之间。
这五种气机在空间格局中形成了三个交汇区域,其中戊位和己位与中宫相通,则知五种气机必定交汇于一定范围的区域。
对于五气的交汇区域,关于天干的约定,以甲丙戊庚壬代表先天本机,以乙丁己辛癸代表后天本机,暗合十干两璇。
五气经天图所描述的是,虚界(负质量物质)之五行(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与实界(正质量物质)之五行(乙木丁火己土辛金癸水)合化作用。其合化作用具体为:甲己化土(黄色之气)、以庚化金(白色之气)、丙辛化水(黑色之气)、丁壬化木(青色之气)、戊癸化火(红色之气),成为宇宙万物之合化五行气场,这就是“十天干五合化行”的本源与机制原理。
简单说明了天干地支后我们来说五运六气这个模型。以北极为圆心,边界是28星宿,规律是60甲子。圆的起点是冬日夜半。《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天气以甲为开始,地气以子为开始,子与甲相互组合,称为岁立。岁立确定之后,可以推求六气始终早晚的时刻了。)冬至时北斗北指子辰部位,与子午经线相合,这时阴气达到极限,阳气开始萌动,所以说冬至是给万物带来阳德的节气。就是刚才说到的律黄钟(有形-具体),音为宫(无形-抽象概括),此时为甲巳日甲子时之开始。
另外一个角度-岁,岁始于立春,北斗指向寅(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五星和太阳汇聚于寅,此时为甲已年丙寅月。由此可见五运六气是一种科学的模型来推演一些事物的变化了。因为借助河图,我们可以知道万物的盛衰变化是通过五行所胜表现出来的,所胜就是克,关于这个部分下次再聊。今天点到为止。最后先说下五运六气干支的简单使用,比如年是什么五运六气?五运:自然界中各个季节气候方面正常或异常的变化。包括大运,主运和客运。
(一)大运——主管每年全年的岁运。也就是指各年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体与之相应而发生的脏腑功能变化的一般规律。
1大运分为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
土运——气候变化上就与湿的作用密切相关,在人体脏腑上就与脾胃的作用密切相关。
金运——气候变化上就与燥的作用密切相关,在人体脏腑上就与肺、大肠的作用密切相关。
水运——气候变化上就与寒的作用密切相关,在人体脏腑上就与肾、膀胱的作用密切相关。
木运——气候变化上就与风的作用密切相关,在人体脏腑上就与肝、胆的作用密切相关。
火运——气候变化上就与热的作用密切相关,在人体脏腑上就与心、心包络、小肠的作用密切相关。
年辛丑年,大运就是水运。
年的天干地支纪年算法:(公元4年为甲子年,所以计算时必须减3才能农历年元年相对应。)
将公元纪年的年份减去3除以10得余数为天干,减3除以12得余数为地支。
那么计算年的天干地支就是:(-3)/10=余8,天干位于第8者为辛;-3/12=余,对应第2的地支为丑。所以年是辛丑年。
六气:是风、寒、暑、君火湿、相火燥、火的简称,是一年四季阴阳消长进退的变化下产生出来的。一般又以三阴三阳为主结合十二地支来说明和推算每年气候的一般变化和特殊变化。三阴中厥阴阴气最少,其次是少阴,以太阴阴气最盛;三阳中少阳阳气最少,阳明次之,以太阳阳气最盛。六气分为主气、客气。
1主气——指每年各个季节气候的常规变化,年年固定不变。
主气就是正气。从大寒开始,每一气含4个节气,次序与五行相生一致,按木、火、土、金、水顺序推移。
年辛丑年的主气
初之气,厥阴风木,对应春季;
二之气,少阴君火,对应夏季;
三之气,少阳相火,对应长夏的长;
四之气,太阴湿土,对应长夏的夏;
五之气,阳明燥金,对应秋季;
六之气,太阳寒水,对应冬季。
2客气——是每年气候上的异常变化。年年转移,与主气固定不变不同。
地球围着太阳转,除此,在黄道内侧还有水星,金星,黄道外侧还有火星,木星,土星,
这些行星也都围着太阳转。
《内经》中把除了太阳对地球的这种影响以外的所有气候变化都称作客气,客气就是邪气。
年辛丑年的客气
初之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太阴湿土;
四之气,少阳相火;
五之气,阳明燥金;
六之气,太阳寒水。
附录:
1先秦六卦爻体系:六卦是由震-雷(少阳)、兑-泽(阳明)、乾-天(老阳)、巽-风(少阴)、艮-山(厥阴)、坤-地(老阴)这六个卦构成的一种卦系,也是《黄帝内经》等谈的三阴三阳,没有水-坎,火-离。分为两种类型。(1)十二月卦-分为阴阳俱顺的十二月卦,及阳顺阴逆的十二月卦,阴逆式月卦是坤卦居午、剥卦居亥(《归藏》里卦名为“夜”),阴元阳元也分为两种。(2)三十六卦-就是六卦之间的叠组。尚不知与邵雍所谓“三十六宫都是春”有何关系。
2三分损益法:中国音乐中用来定音律的“三分损益法”,与古希腊“毕氏学派”中的“五度相生律”的方法相同。三分损益包含“三分损一”、“三分益一”两层含义。三分损一是指将原有长度作3等分而减去其1份,即:原有长度×(3-1)/3=生得长度;而三分益一则是指将原有长度作3等分而增添其1份,即:原有长度×(3+1)/3=生得长度。两种方法可以交替运用、连续运用,各音律就得以辗转相生。三分损益法的基本原理是:以一段圆径绝对均匀的发声管为基数——宫(1);然后,将此发声管均分成三段,舍弃其中的一段保留二段,这就是“三分损一”,余下来的三分之二长度的发声管所发出的声音,就是“宫”的纯五度高音——徵(5);将徵管均分成三份,再加上一份,即徵管长度的三分之四,这就是“三分益一”,于是就产生了徵的纯四度低音——商(2);商管保留三分之二,“三分损一”,于是得出商的纯五度高音——羽(6);羽管“三分益一”,即羽管的三分之四的长度,就是角管,角管发出羽的纯四度低音——角(3)。读音:黄钟(huángzhōng)、大吕(dàlǚ)、太簇(tàicù)、夹钟(jiāzhōng)、姑洗(gūxǐ)、中吕(zhōnglǚ)、蕤宾(ruíbīn)、林钟(línzhōng)、夷则(yízé)、南吕(nánlǚ)、无射(wúyì)、应钟(yìngzhōng)
3共振:是指一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和波长下,比其他频率和波长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这些特定频率和波长称之为共振频率和共振波长。
4河图洛书: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河图数字:太一,心识
太一生水。
5律吕生成规律:乐理是西乐概念,传统音乐基本与之相对应的是“律吕”或“乐律”。
6规律与规则的区别1.概念不同:①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则:按照人们需要而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2.特点不同:①规律:普遍的,客观的。②规则:形式主观,内容客观3.人们与其关系不同:①规律:人们只能认识,尊重,利用,不能创造,改变,消灭和违背。②规则: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修改,废止。
7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第一声)、亥。
8十二地支又与十二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9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圆周率可能和三分损益法相关)3.14
10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11以北天极为中枢划分为子、丑、寅、卯等12宫的空间区位,北斗七星绕之而旋转,其每月、每日、每时所现天象,如同时钟之时针、分针、秒针各自的规律移转,而太阳每日、每年,月亮每日、每月的周期性变化的天象也有钟表历法的作用。古人通过对这一日月时、北斗星等运行规律性及循环周期,抽象出十天干十二地支来纪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