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开始文学创作,年加入中国作协。已出版散文集《谁还能衣锦还乡》(中国作协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斯卡布罗集市》《寄居者笔记》等四部,获奖若干。)
作
品
选
登
·
钟
声
总
在
寂
静
的
时
刻
敲
响
向迅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这个冬日的中午,在用完午餐后,我竟在阳台上打了一个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盹儿,真是不可思议。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我从单位回来,打开那道冰冷的铁门,穿过餐厅步入卧室时,被眼前见到的一幕深深地打动了:一大块*铜锃亮的玉米色的阳光恰好透过我打开的半边窗户落在我开满了丁香的床单上。那几朵刚刚裂开的丁香和几枝淡绿色的细叶像是沐浴着圣恩,鲜亮饱满,活力四射,漫溢着春天的气息。那儿就像是搁着一块镜子或是一堆金条,整个屋子都亮了起来,大有蓬荜生辉之感。
我满心喜悦地走过去,凝视着那几朵丁香,差点就要伸出手去将那一块阳光从床单上拧起来,挂在卧室颜色单一的墙壁上。我是如此贪心,尽管刚刚从单位回来的途中,就披了一身阳光,可是背阴的厨房和客厅都很冷,我几乎没有把它们当成是我的领地,每次回来,我都是径直来到卧室或者是阳台。还需提及的是,我在单位所使用的那间办公室位于一栋大厦的第一层,且是那种距窗户有十万八千里之遥的被过道包围起来的孤岛一样的房间,仅仅开着一扇暗红色的木质门,百叶窗外就是一条通向大厅的过道,终年见不到一丝阳光,呼吸不到一缕泥土的气息。每每穿过大厅从那扇落地式的自动玻璃门出得大厦被阳光劈头盖脸地问候时,都会感到一阵晕眩——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像是被宽恕被赦免了。这个冬天太需要阳光了,这里到底是不同于两湖之地的北方。
盛满了阳光的阳台,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那满满溢溢的样子,极易让人联想起丰收年的谷仓,温暖,又不失庄严。我快步踱过去,一把打开纱窗,把更多的阳光请进来——它们像羊群一样哗啦一声涌了进来,也像一条开闸泄洪的河流。我亲眼目睹它们在阳台狭小的空间里晃荡起伏,闪烁着金色的光泽。不一会儿,我的身子骨就暖和了起来,后背有一丝丝的痒,怕是阳光的脚在那儿走动呢。我感觉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活动,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嘴巴。它们都想吃进更多的阳光。
那排挺拔而苍凉的水杉,差不多已将一身金红色的松针落完,秃了顶,粗细不一的线条,硬朗朗的,像极了素描画;那条安静的时而有小孩子吵闹的被水杉掩映的过道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晚霞”(我写的一句诗),踩上去,软绵绵的,有一股子暖和劲儿,但那色泽已越来越暗淡。对面那排同样是被红松掩映着的房子,在阳光的笼罩下,竟涂满了明亮的色彩,就像是一个常年阴郁着的人忽然给你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脸。
被一溜灰色屋顶和素描画剪辑过的一角天空,穿着一件蓝袄子,像远方寂静的海。而远方,已被不知名的鸟雀衔来,正立在那棵挂满了千百个枯*灯笼的栾木的枝头摇晃,鸣叫。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在冬日寂静的旷野里,举头一望,四野皆是地平线,皆是灰蒙蒙的,看不到远方。平原是一个没有远方的地方。只有大山里的人,才知道远方在哪里——在羊肠小道的尽头,在落满了白雪的山脊上,在灯光抵达不了的地方,在狗吠声依稀可闻的村子。
就在这一刻,对,就在这一刻,我喜欢上了这个庞大的略显陈旧的小区。虽然时至今日,我仍然不知道这个小区究竟有多大,住着多少户人家,有几个可供出入的大门。刚来这座城市时,无处落脚,只得住在旅馆,一住就是一个礼拜,但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每天焦急地在网上搜索房源,给房地产中介公司打电话,在雨天跟着业务员去看楼盘,与精明的房东讨价还价……最终不得已落草于此。记得刚拧着包住进来灰头土脸地打扫房子那会儿,对自己草率地签订了租房合同,并急急忙忙地缴纳了一笔不菲的房租而懊悔不已。这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只有五成新的房子,已让人心情灰暗,而遍植小区空地,耸入云霄的顶着一个巨大的泼墨树冠的松树,更让我不爽——我总觉得这个小区的整体氛围过于阴暗。我一度盘算着,在此住满半年,一定另择佳木而栖,即使舍弃那笔押金也在所不惜。最开始的那几天,我总是会迷路,找不到我所租住的寓所,急出一身细汗。楼栋的编号藏匿在一团墨黑的雪松或是广玉兰的后面,而路灯像迟暮的老人,什么也看不见,我不得不踏着浓厚的夜色,神色慌张地借着手机的手电,在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楼栋和单元间,去寻找那个小巧的生了一层铁锈的深蓝色的门牌号,活像一个笨拙的盗贼。那条被松林掩映的漫长过道,不像是通往温暖的寓所,而像是通往一座迷宫。那个狼狈样,真是不堪回首。而现在,我决定纠正以前的偏见,并将“清幽”这个词郑重地送给它。
这实在是一场持续多日的误会。
事实上,我一早就原谅了自己当初的冲动。再过几天,我就在这个小区住满两月了。虽是两个月,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月。前一月尚属落木萧萧的晚秋,本月已是万物清冷的冬天,由于此地属于淮河流域,气候已接近南方的隆冬了,大晴天的呢,刺骨的风,竟也跟冰刀子一样。那些水杉,似乎就是在这两月间经历了一年一度的荣枯。最开始,因为心理上的排斥,我不曾留意它们。等我渐渐将目光转移到它们身上而不觉得突兀时,它们的松针正由浅*向赭*过渡,树冠自上而下地*了,紧接着就被秋风这个理发师染成了金红。这一切变化,竟像是一夜之间的事,就像许多在松树下来来往往的人,有一天忽然就老了。那本应该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有几个日子,我站定在阳台仔细地观察过它们。在灰蒙蒙的雨天,它们像是来自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笔下的拉什夫高原,阴冷,肃杀,苍凉,孤独,茫然,仿佛黎明遥遥无期,我也因此变得神色黯淡,心情沮丧,扔掉手中翻着的书,很不安地在房间里踱着步子,甚至在梦中都会撞见那一幅阴沉沉的画面;晴天呢,如同眼下的这个日子,披着一身金红的落叶松,倒像是自一张暖色调的油画的画布上移植而来,且是浓墨重彩的那种,让人心生喜悦。一些时候,我在小区里散步,走着走着呢,就站定在那,舍不得迈开步子了——我简直被由那些水杉构成的画面给惊呆了——两排枝条纵横、举止得体的松树,举着金红色的树冠,像绅士一样坦坦荡荡地站定在那,自有一番风情。单独的一颗水杉,简直像个极有教养的美男子。可不知为什么,我总感觉它们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无边的宁静四下里满溢,就连松针落地的声响,竟也清晰可闻。那宁静,也是金红色的。一条弯弯曲曲的落满了松针的水红色小径在林间兀自蔓延,也不知哪里才是尽头。它是连着一方更深邃的旷野吗?因为有了这些松树的掩映,每一户人家都像是过着自在的隐居生活。
那一派沉静的金红,总让我情不自禁的联想起广袤的俄罗斯大地,联想起大地上金色的麦田,联想起金*的麦子,联想起那些头扎头帕手握镰刀的刈麦人,还让我联想起那些用文学铸就了伟大的俄罗斯精神的文学大师……那些外表高贵而内心宁静的水杉,该是有俄罗斯的贵族血统的。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想法。总之,一个无限宽广的世界,在不知不觉间向我打开了。
就是在这个清幽之地,在该小区某幢楼三单元三楼靠左手边的一套房子里,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这一年,我已三十岁。这是迟到的开始。困扰了我多年的焦虑,随着生活的日益安定,也终于烟消云散。虽然,跟着我辗转奔波的书籍和行李,都还寄居在另外一座城市的一处单身公寓里。以前,我跟朋友们说,总有一天我要去隐居,隐于市也好,隐于山林也好,一定得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们都认为这种想法过于天真,想想倒是无妨,但要真正将之实现,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这已不是魏晋,名士也早已杳无踪迹,满大街都是大师和专家,却没有一个是真的。
目前尚不能确定我是否就此过上了真正的隐居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离那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越来越近了。至少,我现在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且不必急于求成。刚住进来那会儿,我就将阳台好好地收拾了一番,将搁置于角落的一张棕栗色的电脑桌擦了又擦,直至纤尘不染,把一只沾满了灰尘的宝绿色的细腰花瓶认真地清洗了一遍,将之搁在桌角,就差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了,还在案头置了两盆盆栽花草,一盆紫罗兰,一盆叫不出名字的绿色植物,然后将这一两月购得的十来本图书摆上去——乍看起来,俨然一个袖珍书房了。许多个日日夜夜,我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我坐在那把红黑相间的皮质转椅上,读书,写作,累了,就起身伸个懒腰,站在窗前眺望水杉以及那个被树冠擎着的蓝得不能再蓝的天空,或者是闭目聆听来自林子间的天籁,直至夜色降临,灯火升起,直至夜深人静,万簌俱寂。
日子就这样清静了下来,既不会客,也不远游,除了有必要去一趟办公室外,我就隐居在这套寓所里,像患有自闭症的艾米莉·狄金森一样,享受着难得的寂静。这份寂静,是专属于我一个人的。我打算在这里,认真拜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川端康成的《雪国》,恩古吉·瓦·提安歌的《一粒麦种》……以及维克多·雨果、列夫·尼古拉列维奇·托尔斯泰、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这些经典之作,要么是我读过一遍已然淡忘,要么是读了三分之一便半途而废,要么是当年对其心生恐惧而避而远之的。我早已意识到,细嚼慢咽的阅读,远远比闭门造车的写作更让人安静,也远远比一场大雪更让人清醒。
当然,我还会在这座北方的小城成家生子,充分地享受世俗生活,让屋子里在一天之中总有那么一两个时刻,炊烟弥漫,佳肴芬芳。
……
阳光的催眠术真是高明。我身体里的倦意再次被它的暖意唤醒,卷土重来。“这么好的阳光,别浪费了。”这么想着的时候,我已经将那把红黑相间的皮质转椅拖了过来,顺势坐了上去,并调整了一个舒适的睡姿,让整个人都横陈在阳光里,接受它的抚慰。我就像是一床多年不见阳光的棉絮,被我自己抱出来晾晒一回。一块阳光正好打在脸上,有如信风漫过,也有如一个远方的友人坐在灯下喃喃默念着写给我的书信——我觉得我就要抓住它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脚步了,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诗人在诗中所写:“我抓住了鸟儿飞翔的脚。”可我不敢睁开眼睛,我怕惊跑了它。眼前那个混沌世界里,跃动着一片红晕。
鸟鸣声渐小,风声渐小,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几个隐隐约约的迢迢遥遥的声音,试图将我从睡梦中摇醒——我并没有醒来,却又实实在在地觉醒了,因为我分明听见了它们,感知到了它们,并在一个混沌不清的世界里,分辨出了它们的身份。那是几剂古刹的钟声,青铜质地的钟声。一下,两下,三下……咚——咚——咚——咚——咚——咚——咚——像深山的云朵一样悠远,却又是圆润洪亮,深沉清远的。记得前后响了七声,每两剂钟声间稍有停顿——咚——咚——咚——咚——咚——咚——咚——不知在哪一个遥远的角落,在人们午睡的时刻,一个僧人撞响了钟楼里的大吕*钟。
那自是一个庄严的时刻,一个澄澈的时刻,也是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时刻。
直至此刻,那些钟声,仍在我的身体里回荡。
那时的我,像个睡在摇篮里的婴儿,在冥冥之中听见了内心遥远的召唤,认领了这一世颠沛流离的命运。
刊于《时代文学》年4月下半月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