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地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胡庆余堂关于戒欺的故事
TUhjnbcbe - 2024/10/16 10:00:00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www.zherpaint.com/jydh/fysx/m/1273.html

当你慕名走进杭州历史街区的大井巷,一座围城式的晚清徽式建筑群就会展现在你面前,这里就是曾经享誉天下的江南最大药府——胡庆余堂。这座恢宏的建筑是由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年创建的。那辉煌的大厅,精湛的雕刻,以及别具一格的“戒欺”、“真不二价”牌匾,处处流露出厚重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古韵,真实记载着这家百年老店的信念与兴衰。

△胡庆余堂座落在吴山脚下清河坊历史街区

胡庆余堂初创时期称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他的创始人——胡雪岩,名光墉,原籍安徽绩溪,寄籍浙江杭州,是清末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生于清道光三年(年),从小丧父,家境困顿。后进入杭州“信和”钱庄当伙计。咸丰十年(年)自办阜康钱庄,由此起家。他运糟米、营生丝、办药局、兴洋务,经苦心经营,很快跻身于江浙大贾之列。清同治十一年(年)其钱庄已遍布大江南北,资金达万元以上,还有田地万亩。在左宗棠西征新疆时,他是左的“总后勤”,因屡建奇功,经左宗棠保荐被朝庭赏赐二品顶戴和黄袍马褂。其一生由商而官,亦官亦商,终成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同治十三年(年),胡雪岩在杭州直吉祥巷九间头(今平阳里)设立“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筹备处,邀集众多名医和国药业商人研讨经营方针,并设置了制丹丸大料部、制丹丸细料部、切药片子部、炼拣药部、胶厂等部门。光绪二年(年),又在涌金门外(今杭州南山路)购地十余亩,建造胶厂,并设晒驴皮工场、制驴皮工场、丸散工场和养鹿园。光绪四年(年),在大井巷购地八亩,建筑店屋,并正式营业,形成从原料(自采办)、制药、销售为一体的经营体系。因规模宏大,故门首立有“药局”二字。

胡庆余堂以童叟无欺的企业文化,货真价实的制药理念,在当地百姓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因而国内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之称。

漫步在胡庆余堂的古建筑群内,一幅幅匾、额、牌、字画和各种当年的制药工具实物令人目不暇接。而每块匾牌和实物背后,都会有一个真实反映这家百年老店处世、敬业的动人故事,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当属“戒欺”匾。

胡庆余堂的大多数匾额都是朝外挂的,惟独“戒欺”匾挂在营业厅后,面对经理和帐房办公之所,是挂给内部员工看的。这块匾由胡雪岩本人在光绪四年()亲自写就,它是胡雪岩开办胡庆余堂宗旨的真实写照。“戒欺”匾曰:“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也亦可。”从“戒欺”匾上,今人看到的就是这种道德上的自觉,它秉承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中最基本的道德,这种道德首先表现在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在这种道德自觉的指引下,“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自然就成了胡庆余堂经营药品的最基本要求。

“采办务真”中的“真”指的是入药的药材一定要“真”,除了“真”,还力求“道地”。胡庆余堂创建之初,胡雪岩派人直接去产地收购各种道地药材。如去山东濮县采购驴皮,去淮河流域采购淮山药、生地、黄芪、金银花,去川贵采购当归、党参,去江西采购贝母、银耳,去汉阳采购龟板,去关外采购人参、鹿茸等等。这样做就是要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

“修制务精”,这个“修”是中药制作的行业术语。“精”就是精益求精。其意是员工要敬业,制药求精细。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精心制药的故事。

“局方紫雪丹”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熬药。为了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血本请来能工巧匠,铸成一套金铲银锅,专门制作紫雪丹,耗黄金克,白银克。这套金铲银锅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被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一次,一位老人前来为得中新科举人的儿子赐求治癫狂病的药物。胡雪岩讨教老中医,老中医说治此病需要用“龙虎丹”。胡雪岩接过方子一看,里面有味药药性强烈,弄得不好会有危害。为确保能将药物拌匀,以防意外,他命人配好方后,派药工在密室里,将药粉摊在竹匾上,用木棒反复书写“龙虎”二字,并说这是夜里药王托的梦,非要如此写上遍才能灵验。

胡庆余堂的“戒欺”理念,还涵盖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反映在经营上,首推的是“真不二价”。在古朴的营业大厅上方,悬挂着一块“真不二价”的金字大匾,这块金字大匾背后也有一段故事。传说在古代有个叫韩康的人,精通医药,以采药卖药为生。市场上别的卖药者常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买主讨价喋喋不休。而韩康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药材,他不许讨价还价,他说我的药就值这个价,叫“真不二价”。胡雪岩引用“真不二价”,就是向顾客正言,胡庆余堂的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只卖一个价。

“戒欺”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在胡庆余堂内,有“修合无人见,诚心有天知”这样一副对联,这恰好是对“戒欺”的准确诠释。“修”是指药材的整理加工,“合”是指撮药配方。修合虽无人见,但苍天在上,天理昭昭,惟有诚,方可得信于消费者,这样诚信制药,才是天道所在。《胡庆余堂雪记丸散膏丹全集》的序言中也有这样的警言:“莫为人不见,须知天理昭彰,近报己身,远及儿孙,可不敬乎,可不惧乎!”这种观点,虽说带有浓厚的宗教“轮回”色彩,但实际上是在强调企业的道德自觉。

胡雪岩是一个深谙经营之道的巨匠,他在经营活动中,还非常重视对员工的教诲。他把“顾客乃养命之源”写入店规之中,教育员工把顾客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兢兢业业为顾客服务。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来胡庆余堂参观,听人介绍说胡庆余堂把“顾客乃养命之源”写入店规惊叹不已。他说日本人标榜自己,是他们率先提出了“顾客是上帝”的观念,胡庆余堂在一百多年前就把顾客提到“养命之源”的高度来认识,其哲理比日本人的“顾客是上帝”更深,时间更早。

此外,胡雪岩也很注重宣传,他曾做过一个颇有经营创意的“活鹿广告”:胡庆余堂制作全鹿丸时,要叫伙计穿着号衣抬着活鹿,扛着写有“本堂谨择X月X日黄道良辰虔诚修合大补全鹿丸,胡庆余堂雪记主人启”的广告牌,敲锣打鼓游街一圈,然后回来当众宰杀,以示货真无诈。此广告牌现存于中药博物馆内。

△庆余堂正厅

光绪九年()11月间,由于各国外商联合拒购华丝,使胡雪岩在丝业上亏损惨重。而此时的清政府非但不予支持,反而掠夺敲诈,以致市场上谣言四起,使胡雪岩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钱庄因相继挤兑而倒闭,终于宣告破产。光绪十一年()11月,胡雪岩抑郁而逝,归葬于中村鹭鹚岭白栎湾。年,胡家为偿债务,将胡庆余堂抵予皇族文煜,但尚有差额未能付清,只得将元宝街住宅抵给文家,胡、文两家为此签订契约,并议定从胡庆余堂红股一百八十股内提出八股分润胡氏昔年创业之劳,又加胡氏原有红股,共计十八股,遂成为“雪记”招牌股。

年辛亥革命,胡庆余堂被浙江军政府没收并登报标卖,由当时的鸦片商、丝商、银钱业老板施凤翔、应棠春等合资收购,至此,原独资经营的胡庆余堂变为合股经营。岁月蹉跎,胡庆余堂历尽风雨,至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临危局。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胡庆余堂才又慢慢发展起来。年,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胡庆余堂正式实行公私合营。年7月,胡庆余堂与叶种德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胡庆余堂制剂厂”。年,又更名为“杭州中药厂”。年,胡庆余堂又改称为“杭州第一中药厂”,地处城西龙驹坞的原制胶车间升格为“杭州第二中药厂(中国青春宝集团前身)”。年,“杭州第一中药厂”厂名又恢复为“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

年,胡庆余堂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筹建“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在企业原处大井巷高墙内的旧址上,恢复古建筑原貌。同时将企业生产主体迁至杭海路78号。中药博物馆于年正式开馆,成为我国首家中药专业博物馆。馆内展示了中国中药的起源、发展和胡庆余堂的史料,还有大量的中药传统制药器具,上万种中药植物、动物、矿物标本,堪称中药的海洋。其中有出土的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时期的药材,有从西汉长沙马王堆、宋代泉州湾沉船中发现的药材,有珍贵的马宝、狗宝、丑宝、猴宝等中药四宝,有国内罕见的1.8米高、3.6米长的犀牛实物标本。该博物馆已被列为杭州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泽民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此参观视察,题词勉励。

年,总部设在杭海路的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加入中国青春宝集团,并于1年改制成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近亩,房屋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有职工0余名,生产13种剂型、个产品。包括以“胡庆余堂”商标为标志的传统中成药,如紫雪丹、辟瘟丹、六神丸等。近年来,胡庆余药业有限公司积极研发新产品,不断增强企业后劲,其中胃复春、救心丸、障翳散、金果饮、小儿泄泻停、强力枇杷露、杞菊地黄口服液及保健品铁皮枫斗晶、西洋参口服液、庆余强力片等投放市场后,因效果显著颇受青睐。其中胃复春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品种,年被评为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三等奖,年荣获“高质量医药产品称号”,1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从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

年,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成立。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组建了母体企业杭州胡庆余堂集团有限公司。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大井巷古建筑内,是一家商业连锁企业,被列为“中华老字号”。旗下拥有胡庆余堂国药号、种德堂国药号、保和堂国药号、香港国药号以及印尼国药号等海内外30家连锁店。公司通过国家GSP认证,并设有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年以来,为了充分挖掘老字号的品牌资源和技术资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还开办了浙江慈善协会门诊部及胡庆余堂中医门诊部。

诚信如舟行天下。百余年来,胡庆余堂秉承“戒欺”的企业文化,虽历经起伏,却一次次重新崛起。如今,胡庆余堂的后人们继续忠实传承着“戒欺”文化,在辉煌的新时代继续扬帆远航。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庆余堂关于戒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