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地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记住民生,让中药材产业造福百姓西
TUhjnbcbe - 2024/4/8 17:03:00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李海旭通讯员范亚康刘禾

西峡中药材产业名片:

中国山茱萸之乡

全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全国道地药材保护与规范化种植基地

全国道地优质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基地

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

河南省无公害中药材产地

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产品

中药材省农业产业化集群

省级出口山茱萸质量安全示范区

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位于八百里伏牛山南麓的西峡县,是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长江与黄河的分水线,地处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全县有林地面积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6.8%,年平均气温15.2℃,降水量毫米,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生长,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被誉为“天然中药材库”。

据《西峡医药志》记载和普查表明,西峡中药材资源达科种,其中植物药材科种,占《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种中药材的70%以上。在全国普查的个重点品种中,西峡就有种,占全国重点品种的67.7%。医圣张仲景曾长期在此行医采药,中医药健康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历届西峡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地理、资源条件,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为目标,持续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集群,推动中药材由资源型向基地化、粗放型向标准化、产品型向产业化转变,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西峡县中药材产业久负盛名,是中国山茱萸之乡、中药材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全国道地药材保护与规范化种植基地,中药材产业兴旺发展带动了全县10余万农民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日前,西峡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以培育“西峡八味”中药材产业体系为抓手,持续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

钟灵毓秀孕育“天材地宝”

冬日的西峡,寒风冷峭。八百里伏牛山更显苍茫,红色的茱萸果在阳光映射下显得鲜艳通透,为茫茫大山披上了红色彩妆,呈现出一幅绮丽壮美画面。

“西峡县一直是山茱萸的主产区,按照国家《药典》标准,山茱萸莫诺苷、马钱苷含量达到1.2mg/kg才能入药,而西峡山茱萸两种含量都达到了2.6mg/kg,在市场上名气很大。”每年冬季,西峡县中药材生产办公室副主任刘胜才都会到全县各个山茱萸基地了解当年的生产情况。

11月20日,跟随他的脚步,记者来到该县寨根乡方庄村山茱萸种植基地。“西峡山茱萸品质好的秘诀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外,与科学化管理分不开。寨根方庄山茱萸野生抚育示范园是我们首批实施GAP常态化管理的种植基地。近年来,我们通过建立示范园和示范户引领发展中药材,县、乡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带动全县山茱萸主产乡镇实施GAP常态化管理。”刘胜才说,全县9个乡镇个村、10万药农从事山茱萸产业,年产量吨,年产值2亿元,占全国总产量的50%,河南省的70%。

除了山茱萸,西峡县还有另外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曲径石斛。在唐代《道藏》中,石斛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被称为“药界大熊猫”“植物软黄金”,因生长环境苛刻、发育缓慢,野生石斛已十分罕见,而西峡县老界岭的独特环境,成为石斛生长的最美“摇篮”。

“小时候家里穷,我父亲13岁起就在山里采石斛贴补家用,那时候一根胳膊粗的麻绳是他在悬崖峭壁上唯一的安全保障,十分危险。”40岁的任现朝回忆说。年,任现朝回到家乡在老界岭山脚下建成曲径石斛生态园,依靠当地的原生态环境和先进的育种育苗技术,实现了石斛的生态种植、集约经营。伴随老界岭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老界岭石斛进入大众视野,因为药效好而供不应求。在任现朝的带动下,周边20余家农户纷纷加入石斛生态种植及销售,每年带来10万元左右的丰厚收益。

据了解,以区域性和差异化发展为原则,西峡县依托中药材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在北部山区建设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区,以山茱萸、连翘为主,适度发展五味子、苍术、天麻等品种,采取林下种植、林药混种、寄生附生、野生撒播、景观仿野生等模式;在平丘乡镇建设中药材生态种植区,以三岛柴胡、金银花为主,采取林药、果药间作套种、轮替种植、生态景观种植等模式,打造“西峡八味”品种体系。截至目前,西峡县共发展山茱萸、三岛柴胡、丹参、桔梗、连翘、苦参、黄精、黄姜、辛夷、杜仲、天麻、白及、重楼等20多种,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呈现草本、木本、菌类并举,大宗、珍贵、常用兼有,种植品种多样,规模稳中有升的产业格局,年产量超过6万吨。

10万农民在产业链上致富

当冬季来临,各地秋收冬种进入尾声时,而西峡县的老百姓才刚刚开始忙碌起来……

这个时间总是孙振祥最忙碌的时候。作为米坪镇中药材协会会长,每天逛市场、问价格、看质量,掌握最新市场动态是他的主要任务。“我从年就从事中药材经营了,那会儿下乡收药我骑着一辆飞鹰牌自行车,路况也差,一趟回来全身跟散架了似的。”孙振祥感慨地说。孙振祥是米坪镇最早从事中药材产业的人,货运方式从自行车到专业物流公司上门服务,货源从本地山茱萸到全国药材,贸易对象从供销社到全球各国厂商,交易额从每月几百元到现在的每月上千万元,孙振祥见证了米坪镇中药材交易市场的成长。

米坪镇米坪村的雷辉是山茱萸致富的典型人物。年,接班岳父杨康录的宏兴天然药材购销中心之后,雷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将米坪山茱萸销往韩国、日本。“岳父年纪大了,他负责收、我负责销,现在物流可以直接把货送往外企驻港口办事处,特别省心。”雷辉对记者说,“甘肃、山西等地的山茱萸都会从米坪销往全球市场,我干了3年多,这不,刚刚买了新车。”

像雷辉介绍的一样,米坪镇山茱萸产量约为吨,整个市场年交易量却超过吨,辐射豫、鄂、陕多个地区,年交易额2.4亿元,成为当地“助农富商”的支柱产业。

裴金锋是当地有名的“装车队队长”,50余人的装车队是米坪镇市场转运中药材的骨干力量。“中药材金贵,上下车全靠人力,按装卸重量算钱,每年这个时间挣个1万多块钱不成问题。”裴金锋边干活边说。农闲时节,裴金锋养了10多头牛,到了冬季农忙时,把牛卖了干装卸工,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中药材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除了山茱萸,米坪镇其他中药材种植面积约8.5万亩,还有天麻、连翘、五味子、猪苓、黄精、苍术等。

孙其华看到记者十分热情,主动领着大家参观刚盖起的三层小洋楼,走进家里,堆积2米多高的天麻片占满了客厅。“我干天麻这行20多年了,外地大小客户几十个,货有时堆不下,就放家里了。”说起自己的天麻事业,孙其华十分得意。每年冬春季节,孙其华都要奔波于陕西、甘肃等地专门从事天麻收购加工,一个简单的活动板房里,一台清洗机、两台切片机、四台烘干机、两口热气腾腾的大锅,承担了天麻的清洗、切片、烘干等工序,年加工量70吨左右,俨然一个小型工厂。而像孙其华这样的专业加工销售作坊,米坪镇有10多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每年活跃在米坪镇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大小药商超过人,这也让米坪镇看到了机遇。刚刚从上海招商回来的米坪镇党委书记庞铭文正在筹划中药材贸易市场建设,“米坪镇计划建设占地90余亩的规范化中药材贸易市场,把现有的60余家门店集中起来,鼓励个体户和药材商人在这里开设点位,把原有市场的虹吸效应进一步放大,建立质量监督管理和信用评价体系,擦亮‘道地中药材’金字招牌的同时,把中药材贸易进一步市场化、规模化。”

龙头企业成为发展引擎

今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考察调研,了解中医药发展情况,把脉问诊,提出了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重大要求,也为西峡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西峡县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示精神,坚持走“医、产、研、文”的发展路子,持续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就是缩影。

“现在各家各户都要趁天气好,按照药厂的技术标准,赶紧采摘、加工、晾晒,争取卖上好价钱。”这段时间,寨根乡方庄村的仲景宛西制药药材基地负责人潘茂彰每天早上都要催促着全村的山茱萸种植户。

这样的场景,在西峡县冬季的大山里到处可见。

家门店、家国医馆,2万吨以上的药材年加工量,仲景宛西制药以自身强大的市场优势,彻底激活了西峡县独特的资源优势,带动大批群众由“粮农”变“药农”,实现增收致富。

企业的“加盟”为药农稳定增收提供了保障。农民种植的药材由仲景宛西制药进行合同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建立起了相互合作的良好关系,每年至少给每户农民带来元的增收。目前,西峡县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管理乡镇达到5个,规范化专业村达到40个,主产区乡镇药农因此年人均增收元以上。

为服务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促进增收致富,西峡县专门成立了南阳市县级唯一的中药材生产办公室,以县、乡中药材办为主,发挥龙头企业仲景宛西制药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协同抓好全县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目前,全县有中药材技术服务人员余人,每年培训药农多人次,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建设有了人才和技术保障。在制药、研发和销售端,西峡县积极推动仲景宛西制药与郑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全国10多所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育基地。26年来,培养近千名中药制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现拥有专业技术人才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级专家2人、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研究生24人,中高级职称专业人才占比56%,形成了以专家顾问为指导,以高级工程师、主任药师、博士、硕士为中坚,以本科生、药师、技师为基础的技术队伍,为西峡县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药材好,药才好。仲景牌六味地黄丸、逍遥丸连续多年同类产品全国销量领先,以“六味”为基础延伸出的“八味”,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产品广受市场好评。

提倡科技赋能,传承医药精神。仲景宛西制药拥有全省首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张仲景经方药研室等先进平台,配套液质联用仪、原子吸收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余台,山茱萸、地黄、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等六大中药材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20多种产品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授予的“优质优价”产品称号,6种产品被世界中医药学会确认为“重点推广产品”,企业连续多年被认定为中国中药五十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企业等荣誉,成为西峡县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领军企业和带农富农的重要引擎。

探索走向世界的新路子

与中药材产业的升级发展一道融入西峡县发展的,还有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文化。“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是医圣张仲景于西峡行医间留下的初心。而今天,中医药文化以全新的方式与百姓生活融合在一起,碰撞出中药健康新业态。

“缅怀医圣,治冻耳治伤寒;记住民生,亦官衙亦诊所……”走进西峡县仲景养生小镇龙湖社区农村干部警示教育基地的中医廉洁文化展区,一块块与中药诊疗、中药名称相关的廉洁文化展板别具一格,前去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与廉政文化的融合只是中医药文化在西峡县的一个缩影。仲景健康大讲堂让中医知识进入校园、企业、机关;仲景养生小镇、景百草园、中华医圣苑等以中医养生理论为主题的特色公园,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参观学习。而最值得让人称道的,是中医养生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老界岭景区将中医养生之道与生态休闲游乐结合,入评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成为闻名中原的旅游胜地。

伏牛深处百草香,当下正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西峡县委、县政府发出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以培育“西峡八味”中药材产业体系为抓手,以建设“全国知名的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化中药研发生产基地、全国山茱萸集散中心、中原健康养生基地”为目标,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为南阳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医疗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贡献西峡力量。同时,西峡县正在与相关科研院校联络对接,建立健全西峡道地药材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强化中药材质量认证,让西峡优质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国之瑰宝”焕发时代光彩

□于晴

几千年来,中药为人类健康、文明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在西峡县,从一棵山茱萸到以“西峡八味”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体系,这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理念在药材领域的体现,也是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规模化的基础上产业化,在产业化的同时现代化,西峡县围绕中药材构建起的产业链,不仅贡献了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地方经验,而且彰显了中医药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医药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在浩如烟海的汤药方剂中有着点亮现代医学的光芒。当年屠呦呦面临研究困境时,正是重温中医古籍找到了创新灵感,实现了破茧成蝶之变。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宝库之一。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就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快推进产业化、现代化。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产业特色为优势、以优质企业为主体,在找准产品定位和研发上下功夫,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时代活力、释放发展魅力、增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为擦亮中医药文化瑰宝、传承民族智慧作出独特贡献。

编辑:李政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住民生,让中药材产业造福百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