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民间公益透明度为什么不及格
《2014年度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榜单》近日在深圳发布,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透明指数平均值为27.87,较2013年度提高了2.35个百分点,但仍然为“不及格”。这一榜单由包括壹基金在内的多家民间公益组织共同发起,足以说明整体上不及格的评价是真实的。
刘显东
《2014年度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榜单》近日在深圳发布,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透明指数平均值为27.87,较2013年度提高了2.35个百分点,但仍然为“不及格”。这一榜单由包括壹基金在内的多家民间公益组织共同发起,足以说明整体上不及格的评价是真实的。
对于公益,国人更多地倾向于认为它是慈善志愿者和慈善机构对公众的救济扶持行为。在这一观念之下,人们不需要知道这些公益机构的运作模式和资金使用状况,只要对大家有好处,为什么要关心他们的钱财从哪里来,花了多少呢?对于某些类型的民间公益机构而言,其资金来源单一,或者是机构内部成员的自筹,确实无需向社会公布其内部财务状况,不存在透明与否的问题。但对于大多数的民间公益机构来说,其资金来自公开募集,依靠社会公众的自愿捐献,此种情况之下,就需要公益机构向其募资对象公布募资使用情况,而设立基金的,还需要对基金的投资损益情况作出说明。民间公益透明度的考察与评价,显然也是针对这种资金来自社会募集的情况而言的。
依托社会捐赠集中起来的慈善资源要获得持续支持,就必须具有公信力,信息透明就是获取公信力的前提。公众关心他们所参与的公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既要知道公益机构做了什么,也要知道花了多少,成本有多高。这种公信度的高低和公益的成效决定了公益机构能否获得公众的认同和持久支持,公信力也就是其生命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