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地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张方子三味中药,治久汗伤心阳化解心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4478491.html

3.1继承

自然资源成为药材的关键是临床实践,中国医药学在几千年形成过程中,不仅有医药文献传世,而且在经史子集、方志、游记中均有涉及,不同时代的医药学家,在整理前代经验时,常因一些药物不知为何物而列入“有名未用”类,对这些“历史资源”尚未组织系统的普查和考证,但仅据零星研究结果就足以证明向历史要药是一条重要途径。例如,从历代方书处方中查出天台乌药、梓州厚朴、川巴戟、龙脑薄荷、川牛膝、金毛狗脊等相对于本草记载来说是较早应用的新品种或道地药材;《史记》中关于龙骨和半夏丸、《后汉书》关于胡椒的记载均较医书、本草为早。又如首次初步普查有卷篇幅的《大清一统志》,发现有97种药不见于同时代的《本草纲目拾遗》及此前的医书、本草;从《清宫医案研究》中发现抚芎、云连、片姜黄等新品种。

3.2普查

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药材资源普查,到年底,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的普查工作相继完成。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办公室组织多学科专家汇总整理,系统分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结果,代表了十多年来药材资源研究的主流。

3.3种类

药用植物涉及科,属,种(含亚种、变种等种下等级);药用动物科,属,种;药用矿物80种,共计种,是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的基本来源。商品中药材种数仅余种,但产量、产值和常用程度则占举足轻重的位置。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南和中南,约占全国种类的50%—60%,华东和西北地区居中,约占30%,东北和华北地区约占10%。

3.4数量

采用综合估算法,即把实际样方测查计数的理论数据与统计资料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来计算野生药材的蕴藏量。

种植物药材的总蕴藏最为万吨左右。其中40万吨以上的道地药材有甘草、麻黄等4种;10万—40万吨的有苍术、黄芩、苦参、赤芍等8种;5万—10万吨的有防风、升麻、黄柏、桔梗、威灵仙等23种,1万—5万吨的有42种,1万吨以下的有种,此外栽培药材正常年产量35万吨左右。1万吨以上的有地黄等7种;0.5吨以上、1万吨以下者有黄芪、川芎等15种。29种动物药材中。鹿茸和珍珠为养殖,年产万吨,其余27种为野生,蕴藏量为23万吨。13种矿物药总蕴藏量亿吨,以滑石、石膏、朱砂、赭石、禹余粮、花蕊石等量较大。

以地区而论。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野生药材蕴藏量在万吨以上,居全国前三位;甘肃和四川栽培药材的产量最大,——年平均年产量分别为3万吨和1.5万吨。

3.5开发

资源的价值是通过开发利用来体现的。生物技术生产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今天,开发意味着高额的利润。

例如猪苓多糖是从药材猪苓中提取的,制成注射剂,用于抗癌辅助治疗和肝炎。杜仲,其树皮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补肝肾、强腰膝的记载。杜仲各部位化学成分类别基本相似,主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已证明为治疗高血压等症的有效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不同贮存期样品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发现日本引种杜仲树皮的含量普通低于国内原产,然而国内所产树皮也有几乎不含此种成分的。杜仲树皮要生长15年以上才能剥取,一直是紧缺统管的药材,故对枝、叶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内外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六十四条》、《中华药海》、《中医诊断学》


  前几天,一个中医老前辈看到我的科普文章了。他发
  坚持,谈何容易!


  写东西,非但耗费心血、体力,更要承担部分读者的非议和误解。坚持下去,不容易。


  这位中医前辈顿了一下,发来一行字: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有价值的事,需要默默地坚持。


  是啊,坚持做一点事,很苦。但是,你若不吃苦,那些有价值的事情,又该由谁去做?谁让你是个中医人?你不做,谁做?


  这,算不算宿命?


  于是,我选择,完成一个中医人的使命。


  现在,我再给你科普一件事儿,这就是久汗伤心阳。这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的事儿。


  我曾多次讲到长期冒大汗的危害。久汗伤心血,久汗伤心气,这些我都说过。那么,久汗伤心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在学习仲景经方的时候,听说过这么一张医案。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6岁,姓王。年8月9日初诊。


  什么毛病呢?就是心慌心悸,加上失眠,整个人已经难以支持了。


  原来啊,她大概在半年前,患过一次感冒。感冒以后,她按照老方法,喝了一大锅的姜糖水,然后躺下来,盖被发汗。


  这一招,灵验。第二天一早,烧退了,感冒似乎就好了。


  但是,她这个汗,显然出得太多了!被子、枕巾、褥子,好家伙,都湿了。脑袋像刚刚洗了头一样。


  从那以后,就坐病了。
  


  怎么了呢?就是总感觉心里头慌、心乱跳,一动弹就爱出汗,而且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心慌难受的时候啊,她会不自觉地将手交叉起来,捂住胸口。这样感觉好一些。


  与此同时,就是失眠。晚上顶多断断续续睡四个来小时,然后就睡不着了。


  这到底是什么病啊?到医院去,给开了点药,回来用,效果一般。


  最后,她没办法,托人去求中医。求的谁呢?求的是当时河南的名老中医李修伍老先生。李师曾是河南中医学院内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当年全国名带徒老中医之一。


  刻诊,见患者面色黄而白,舌质淡,脉结代无力。弯腰弓背,双手叉于胸前,神情疲惫而紧张。患者自嘲道:“大夫,你说,我是不是当初出汗出大发了,怎么到现在也收不住啊”?


  李师未曾多言,稍微寻思之后,提笔写了一张配伍。特别简单,才三味药——


  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酸枣仁30克。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一剂。


  求一回老中医,才给开了三味药。患者以及家属觉得有些不值。


  李师道:这配伍,虽然仅仅三味药,但师法仲景经方,补你受损之心阳,安你悸动之心神。药少力专,直中病所,但用无妨。


  


  就这样,患者回去用了。结果,三剂之后,心悸、四肢不温、自汗,以及心中空虚之感大大减轻。再用6剂,诸证悉平,睡眠安稳,心跳平稳,身体有力。最后,将桂枝和甘草各减量为9克,继续服5剂而停药。经过随访,患者再未复发过。


  这是怎么回事啊?来,我用我粗鄙的文字,尽可能地详细说一说。


  其实,这个人的问题,的确是因为发汗太过所致。


  我曾经反复强调,汗,是体内津液的一种体现。津液和血液,同源互生。多汗伤津,就是在伤血。心主血脉。伤了血,就必然会伤心。


  伤心,体现为很多种情形。就此人来说,显然是心中津气受损,最终伤了心阳。因为心阳不足,所以温煦失职,四肢就不温,身体就畏寒。因为心阳不养心神,所以患者心慌心悸,心中空虚,失眠多梦。心中阳气不足,于是总想自救。怎么自救?心经、心包经循行于两掌,于是双手喜欢叉在胸前,这就是在引心经气血而自救。


  所有这些,都是心阳不足所致。


  这个状态该怎么办?其实,张仲景在《伤寒论》的第六十四条里明确说了:发汗过多,其人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你看,这条经文所述,和上文患者的表现,是不是一模一样啊?


  对这个状态,张仲景说了,就是和发汗太过有关?怎么治?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基本组成就是桂枝和甘草。其中桂枝可以温通心阳,甘草补中益气,起到辅助温补心气的作用。这就是来改善因为当初过度出汗而导致的心阳受损状态。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酸枣仁。一来,它可以安心神,改善心悸心慌,二来,它可以助眠,缓解失眠多梦。三来,它可以敛汗,改善患者的自汗现象。第四,它味酸,和甘草酸甘化阴,可以补心阴。心阴得补,才能敛摄心阳,使得受损的心阳能更好地得以补充。


  总而言之,药虽三味,却起到补心阳,敛心阴,益心气,阴阳同调的作用。

全文完!!!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END

提示:文章内容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勿随意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药书籍免费领?

你没有听错

真的免费领!

具体如下

想领哪本你就点哪本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