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地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奇古代人没有眼镜,近视了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古人读书那么刻苦,眼睛难道不会近视吗?在那个没有眼镜、没有激光治疗术的年代,要怎么熬过被老眼昏花和近视眼折磨的漫长岁月?

眼镜发明的年代较晚,且极少,在那个时候绝对是身份的象征。眼镜在15世纪中期才传进中国,当时的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故而皇帝当作好东西赐给大臣。那么在此之前得了近视眼怎么办呢?据说,《说岳全传》中的大奸臣张邦昌是个近视眼,官位那么高,还没眼镜戴,估计当时没什么措施。

当然了,在古代,有机会得近视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了,普通人是没机会得近视的。

1.读书少,压力小

古时候大部分人不认字,那时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书香门第毕竟少,只有家庭条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近用眼情况很少,不存在形成近视眼的大环境。

2.为省钱,不熬夜

古代人没有电灯,点油灯怕费油,为尽量利用自然光,早睡早起,室外阅读或书写有利于预防近视。

3.毛笔长,距离远

古人书写用的是毛笔,比较长,眼睛不会紧贴纸张,写字的距离较远,写的字也相对大些,客观上能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4.没电脑,无辐射

古时候,没有电脑、手机、电视,不用一天到晚盯着屏幕看;也没有游戏机,不用担心孩子在网吧里几小时甚至几天不出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患上近视的人必然是家庭条件好、不差钱的。不过,这些人一旦得了近视,大概也就只能睁眼说瞎话了!

5、横竖不一样

人们常说“横竖都一样”,我们的阅读物也因此从以前的竖排改成了横排(当然,科技读物更符合西方习惯)。其实横排和竖排是不一样的。当两个眼睛要同时看准确同一个目标时,需要两个眼睛在调节或旋转的同时往同一目标上集合,例如,阅读竖向排版书籍时两个眼睛在调节的同时往内旋转。中国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防治近视,古代中国的书籍是竖排印刷,在阅读其一竖列时,两个眼睛往中间集合,使文字看准确。从上往下阅读,两个眼球主要是进行上下转动,左右运动幅度较小,容易达到双眼单视的要求,阅读时眼睛过度调节与过度集合的矛盾没有阅读横向排版的书籍时那样剧烈。快速阅读横向排版书籍,特别是行长时,读到行的开始和结束时,两个眼睛甚至进行交替使,使眼睛过度集合与过度调节的矛盾更为剧烈,有害于眼睛。

古时中国阅读物几乎全是竖排,保护了眼睛的集合功能,虽然是用油灯蜡烛伴读,仍近视患者较少。西方由于书籍多为横排印刷,近视患者较多,因而近视眼镜也最先出现于西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书籍也多改为横排印刷,近视患者增多,而西方虽然未完全改变横排印刷,但是却把长行分成几个短行印刷,使每行很短,近视患者反而减少。

另外,单眼残疾患者,一个眼睛不需要集合,患近视的很少。这说明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两个眼睛的集合功能。

夜读照明成本高白天读书,有自然光就够了,眼睛劳损大多发生在夜读的时候。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会将动物的油脂放在特制的青铜灯罩里,中间插上一根芯子,做成“脂烛”。两汉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蜜蜡照明,不过蜜蜡燃点低,遇热马上化为液态,因此没有办法做成蜡烛的形状。蜡烛正式被发明大约是在唐代。白蜡是寄生在女贞树上的雄性白蜡幼虫的分泌物,宋元间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中有专门记载:“每以芒种前,以黄布作小囊,贮虫十余枚,遍挂之树间。至五月则每一子出虫数百,遗白粪于枝梗间,此即白蜡,则不复见矣。至八月中始剥而取之,用沸汤煎之,即成蜡矣。”白蜡的熔点为82.9℃质地硬而脆,燃烧时不至于变成液态,能被做成细长的柱状物使用。白蜡在明代时产量大增,从而取代蜜蜡成为制取蜡烛的主要原料。虽然蜡烛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形态,但是因为生产成本高昂,普通老百姓是用不起的。北宋时期秉烛每条文,常料烛每条文。按照北宋当时的物价来看,10文钱就可以买到一斗粮食,也就是现在的12.5斤。那么,一条秉烛可以换粮食!更穷一点的人连灯油也烧不起,只能在晚上映着月光读书。宋代石辂年轻时十分好学,“昼夜诵读,贫无烛,至梯屋就月视书”。

由于光线暗,加上灯油燃烧时会冒出黑烟,为人所熟悉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诗人杨万里、黄庭坚、陆游都是眼疾重症患者。白居易小时候读书太用功,以致后半辈子一直生活在眼疾的困扰中,痛苦难耐的白先生曾作《眼暗》一诗: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

古人创造的治近视大法

《本草纲目·菖蒲》记载:“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间观书,则收烟无害目之患。”菖蒲在古代被誉为“花草四雅”,可不单单是因为观赏价值高,主要是因为它有吸收有害黑烟的功效。

也有人直接从灯油上着手,把普通的植物油换成枸杞子榨出的油,宋代赵浩《养病漫笔》中记载:“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老少咸宜的方法是外洗法,《苏沈良方》卷七“治诸目疾”条,记载了一种外洗眼目法:“上盛热汤满器,铜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紧一日可三四为之,无疾一日两次,沃令眼明,此最治赤眼,及睑毗痒。”方法就是打一盆热水,用双手洒在紧闭的眼睛周围,据记载苏轼本人因写作过劳所患的目痛,“沃之而愈”,邵兴宗长期坚持洗目,“令昏目复明,遂能读小字”。这个方法有没有效果不好说,至少从讲卫生这一点上,是不错的。还有一种方法是吃中药,药补加上食补。《本草纲目》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各种医学典籍中也记载了不少用于治疗眼疾的方剂,比如加了磁石和朱砂的神曲丸,熟地、黄连、决明子、没药、菊花、防风、羌活、肉桂调制而成的地黄丸,巴戟天、肉苁蓉、五味子、构祀子、菊花组成的菊晴丸等等。除此之外,黑豆和枸杞也是治眼病的首选。

元明之际,人们还会用火骨针灸法来治疗眼疾。大小骨针,用前先用火烤,刺入对应穴位,即可治疗眼疾。《针灸易学·眼门》、《奇效良方》、《针灸问答》都提到,灸大小骨空穴,可以治愈多种眼疾,如眼睑赤烂、迎风流泪等等。那么,古代就没有眼镜吗?当然不是。眼镜出现之前,中国人民已经发明了读书必备利器:放大镜。国内现已发掘的最早的镜片是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出土的金圈嵌水晶放大镜,该镜直径1.3厘米,内嵌水晶直径1.1厘米,边厚0.2厘米,中间厚0.3厘米,可以放大物体5倍。而真正意义上的眼镜传入中国是在明代宣德年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