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地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不可能科学化 [复制链接]

1#

中医科学化,百年来,从废医存药,废医验药,中西医结合,创造祖国的新医学和新药学,这些提法,都是良好的愿望,是无法可以实现的,是不可能的。
  医学的发展自有其本身规律,在早期阶段,医巫同源,寻觅草药,这都是必经的阶段,中外皆然。从年维萨里的人体构造学,年,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使人体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魏尔啸(--)建立细胞病理学。近年来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这是医学的发展主要过程,使医学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深化。
  医学百年来的成就,每年一次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可以作为一种代表,医学的进步是显然的。
  临床的医学的整体,必需以生理和病理为基础,由此而引申出,诊断学和治疗学,诊断学有物理诊断,实验诊断;治疗学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医学的对像是人,是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属,人种。在动物系列中,中医不承认类人猿和人很接近,中医只强调人的灵性,只做人/兽之分。中医所讲的人,只是天复地载的人,四时运行之中的人。
  在人的身体之内,他只认识五脏六腑,五脏又必须与五行相配属,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中医的气/血,所说的气又不是那个含氧的气,另有玄妙。还有那个找寻不到的经络。
  中医是没有生理学和病理学可言,中医的诊断学,有望/闻/问/切,脉学说的一套是很玄妙,但在实用中,只是他自己心里明白。中医的治疗学,从张仲景始,不过都是一些处方集,只能供中医们变化使用,并不能治病。
  中医看病只是把病人表现的症状,归纳为,阴/阳/虚/实/寒/热。再贴附到心/肝/脾/肺/肾的虚/实上去。用现代手段诊断的病,用中医药治疗,是“方枘圆凿”,是根本对不上号的。
  怎么科学化?这成为中医在中国一百年来争论的问题。
  现代医学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经过百年以上的发展,已有了牢固的基础,是解释人体结构和功能,人生病机理的真实科学,是有物质为基础的,不是胡说八道。中医不可能建立另一种生理/病理学。中医自认为的生理/病理,又做不出实在的科学的解释。
  现在好心人所提出的中医科学化,也并没有较深入的说明,大概说的是中药科学化。中药科学化,并不等于中医科学化,在这里中医和中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这一点不要让中医们所糊弄。因为中医和中药是互为依存的,把两者分开,它就更无法生存。
  中药的常用药,(除去污秽、奇特、稀有动物)大约近千种,在短时间内,进行科学化,这是一个人力物力所不可能的事。
  现代医学的病种,除手术治疗外,都已有相应的治疗药物。至于新病种,如爱滋病,非典型性肺炎,在病理还不很清楚的情况下,中医就叫喊能治,那是胡闹。
  中药所提示的药效,其可靠性是微乎其微,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现在改变剂型,那不算研究,注射剂,未经严格的科学验证,害人尤甚,这已是多次出现过的事了。
  现在的药物的研究,不是从经验而来,已是在生物化学和化学的指导下,有针对性设计出来的。
  下面的例子可以说,中药研究的一些情况。
  被中医说的神乎其神的人参,经历了大约经历近百年的研究,并没发现有可靠的效用。
  青蒿素,治疗虐疾,说是来自中药的启示,实在也是一种偶然,在几种本草中并不载有青蒿。而是载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二十余方中列第二:“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可是中医说的疟,是泛指发热的病,并不一定是疟疾(Malaria),这和伤寒论说的伤寒,不是肠伤寒(Typhoidfever)是一个道理。
  达菲,是用莽草酸,又经十几道复杂的化学反应,才成为达菲。是因为知道八角茴香中含莽草酸较高,才在八角茴香中提取。现在已另有方法产生莽草酸。
  中药在经验中,可能有些有效的,但久已被他的方剂弄混了。“本草纲目”只能做一本备考的目录,其实际价值也不大。药草本身,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会依照其生物习性生存下去,像从八角茴香中提莽草酸一样,需用的时候,自然会找它。其他,动物/昆虫,也是同理。
  植物是普遍存在的,中国有,外国也有,只是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有药用价值的称药用植物,并不是中国的药用植物,有什么奇特之处。倒是外国的药用植物,因为其当时的经验可靠,后来又不断研究精进,如今仍然盛名不衰。如毛地*,其救命的作用,远胜过独参汤;水杨酸的退烧作用,也胜过羚羊、犀角;奎宁治疟,曾擅场二百余年,因对手的变化,才退休,颠茄有解痉作用,颠茄与匹罗卡品,的对抗作用,更是显然可见。中医那些九畏十八反,如“水银莫与砒霜见”,本来单味就不可用,何能相见。
  中医全面科学化,是不可能的,医学是个庞大的体系,联系到多门学科,想把没有科学成分的中医,进行改造或重建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既不治病,也不救人。

亚健康手法调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