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主要生在辽宁、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地。在一些地方还被称作“小鸡喝酒”。地黄在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都能生长。因为它的地下块根是黄白色,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叫地黄。地黄的根部是传统中药之一,在《神农本草经》最早就有记载。地黄根据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鲜地黄是清热凉血药,而熟地黄是补益药。另外,地黄在夏天刚到的时候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还是非常好看的。
由于地黄的生命力顽强,非常容易养活。有的朋友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农村,也会经常见到它。不过很多人是不认识地黄这种东西的,可能会把它当作普通的田边野草,因为怕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将它拔掉。其实地黄是有很高的价值的。地黄现在的市场价一般是一斤50元左右,经济价值也是很高的。现在有很多农民朋友靠专门种植地黄而发家致富了。他们称地黄为摇钱树。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使用地黄了,是“四大怀药”之一。从周朝开始,四大怀药就被历朝历代列为皇封贡品。
到唐宋时期,四大怀药的名声已经远播国外,从丝绸之路传入亚欧的其他国家。明代的时候,郑和下西洋更是将怀药带入东南亚、中东、非洲诸国。现在以地黄为代表的四大怀药被海外人士称为“华药”。我们国家的中部地区,多年前的老百姓经常会把地黄泡茶或者泡酒喝,还有的会把地黄腌制,当成咸菜来吃,或者是把地黄切丝凉拌当菜吃,把地黄放粥里一起煮着吃也是经常的。那么地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植物呢?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它,把它当作药食同源的食物广泛的使用呢?这种在农村非常常见,到处都是的野草,到底有什么价值?
其实地黄最有价值的地方是黄白色根部。地黄的根很像我们经常吃的地瓜,尤其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带泥的新鲜地黄根,看上去就和地瓜一模一样,以前农村闹饥荒的时候,很多人就去地里挖地黄当食物来吃。地黄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古时候的医师们很早就开始使用地黄入药。根据炮制方法不同,药效也不一样。鲜地黄的主要功效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发斑发疹,舌绛烦渴,咽喉肿痛,衄血,吐血。生地黄主要功效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阴虚内热,热病舌绛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衄血,吐血,发斑发疹。
熟地黄的主要功效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骨蒸潮热,肝肾阴虚,内热消渴,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心悸怔忡,崩漏下血,耳鸣,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须发早白,眩晕。熟地黄的药用价值是最高的,特别是对于治疗白发和耳鸣方面的效果很好。这种良药在民间也是被广泛使用,秋天地黄根长大了,很多老百姓就会去野地里挖地黄,拿回家直接煮了吃了,作为日常滋补身体。有着这么高价值的地黄,以后我们在野地里见到,千万不要再当成野草随便拔掉了哦!